万物有灵: 多一些尊重,多一些节制
2018-04-10 12:08:0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12月5日,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官网宣布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,其中,黄胸鹀(俗称“禾花雀”)的评级从“濒危”升为“极危”。“极危”,意味着其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灭绝的几率非常高。根据红色名录官网公布信息,在2004年之前,黄胸鹀被列为“无危”,至今短短十三年间,经历了濒危等级从“近危”、“易危”、“濒危”,如今到“极危”的四次上调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官网公开信息则称,在中国,为食用而对禾花雀进行的非法诱捕是主要威胁。

这个消息告诉我们一个血淋淋的事实:禾花雀作为一个物种,快被吃没了。仔细想想,这很残酷。禾花雀,对人类不构成任何威胁,也不是人类生存发展必需的消耗,仅仅因为味道好吃,就要遭受灭顶之灾,何其无辜。何其悲哀。不可否认,人类的生存和发展,必须消耗一些资源,包括食用动物。然而动物也是一种生命,人类如何对待这些生命,人类食用动物肉体是否正当,早在遥远的古代,很多哲人就思考这个问题。佛教在食用肉食方面的禁忌,正是这种思考的结果。我们不一定完全接受这些戒律,但不可否认,这样的思考并非完全没有意义的。因为这代表着人类对生命的思考。

万物有灵,人类自身作为一种生命,如果解决不了对待其他生命的问题,实际上也就无法解决自身的问题,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。首要的危险:如果对其他的生命不尊重,不敬畏,就会在利用方面无节制,这就非常容易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,导致一些物种的濒危甚至灭绝。如今的禾花雀,就面临着这样的险境。一直以来,人类对待其他生命,形成了两种态度:众生平等和人类中心。实际上不管是哪一种态度,都必须尊重其他的生命。前者无需多言,就后者来说,过度地践踏其他生命,消耗资源,必将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,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。

而另外一种危险,则体现在价值观上,对其他生命的蔑视,也可能导致对于同类的漠视。如果人类对于其他的生物缺乏感同身受的悲悯之心,也可能导致对于同类缺乏必要的情感和尊重,对同类的伤害就不可避免。

因此在对待其他生物的问题上,尊重和节制是一种美德。为了生存和发展,人类的确需要消耗一些资源,但应该把消耗尽可能地压低,摒弃没有必要的消耗,特别是要摒弃那些仅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的消耗。禾花雀的命运,固然是因为利益,“没有买卖,就没有伤害”,但这些利益的根源就在于没有节制的欲望。

因此,拯救禾花雀,固然需要法律,需要制度,但更需要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自省。


本文发表于2017年12月8日《羊城晚报》


扫一扫二维码,关注我的时评微信公众号:
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